500块一晚同城品茶_一品楼品凤楼网站2024,1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,微信附近100块

  • 文明实践
  • 文明创建
  • 文明培育
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
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 新时代好少年 江西好人馆 百场辅导进百校
 

您当前的位置 : 江西文明网媒体融合技术平台  >  时评  >  媒体评论

未成年人身份不是校园欺凌“免罚牌”

2025/09/19 09:39   作者:张京品 张博文  编辑:左锴   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

  9月5日晚,网络上流传“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石桥中学发生学生欺凌”的视频,引发网友关注。当地成立联合调查组,分别于9月7日、9日发布情况通报,查证相关情况,责令校长、副校长等4人停职检查,对9名实施欺凌的学生依照程序送专门学校接受矫治教育,并对涉事学生家长进行法治教育。

  与以往一些类似事件的处置形成鲜明对比,此次从发现舆情到介入处置,行动迅速及时,惩戒措施到位,表明当地对校园欺凌“零容忍”态度,凸显未成年人的年龄和身份不再是校园欺凌的“免罚牌”,为如何处理校园欺凌问题作出了示范。

  校园欺凌问题由来已久。但一些地方在处置过程中存在不足,甚至引发次生伤害,导致舆情发酵、矛盾激化。近年来校园欺凌呈现低龄化、网络化等特点。一些青少年受不良风气影响,故意拍摄欺凌过程并发布在网络平台“炫耀”,甚至直播分享打人经历,通过网络贩卖欺凌视频,让受害者遭受二次伤害,激起公众愤慨。一些网民趁机编造不实言论,激化对立情绪,为处置校园欺凌问题带来新挑战。

  校园安全牵动千家万户,孩子安全牵动家长神经。校园欺凌不仅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身心双重伤害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连锁反应,甚至个别家长为孩子“出气”发生极端情况。

  校园欺凌行为经常伴随隐秘性等特点,往往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。不少失管失教的施暴者仅被给予批评教育、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的处罚,对欺凌行为的危害认识不足,甚至屡教不改。一些家长对校园欺凌行为缺乏足够重视,甚至存在“孩子小不懂事”“欺负别人比被别人欺负强”等错误认知,导致部分孩子有恃无恐。对此,希望加大力度治理校园欺凌顽疾的呼声越来越高。

  面对社会关切,国家不断完善法治体系,综合施策治理校园欺凌行为。今年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,其中明确:以殴打、侮辱、恐吓等方式实施学生欺凌,违反治安管理的,公安机关应当依照该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,给予治安管理处罚、采取相应矫治教育等措施。这进一步筑牢了治理校园欺凌的法律防线,推动公安机关与学校、家庭和社会协同治理校园欺凌问题。

  青少年是国和家的希望,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中宝,校园应是安全的港湾。查堵校园欺凌的根源,防堵产生新的痛点,需要家长尽责、学校教育、平台管控、法律威慑和社会协力。治理校园欺凌,要重视预防,也要重视处置,真正让全社会都能认识到危害和后果,共同为孩子们撑起安全成长的天空。(张京品 张博文)

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"文明江西(wenmjx)"和官方APP"文明江西"。

关于我们 | 网站导航 | 意见建议 |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
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、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| 江西日报社 主办 | 举报电话:0791-86847779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: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-1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6120170003 赣网文[2021]1463-016号
出版许可:新出网证(赣)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:B2-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:3612008001
新闻投稿:news@jxwmw.cn 文明创建投稿:jx-wmb@163.com
  • 客户端
  • 官方微博
  • 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