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0块一晚同城品茶_一品楼品凤楼网站2024,1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,微信附近100块

  • 文明实践
  • 文明创建
  • 文明培育
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
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 新时代好少年 江西好人馆 百场辅导进百校
 

您当前的位置 : 江西文明网媒体融合技术平台  >  时评  >  媒体评论

私域直播不能成为“坑老”通道

2025/09/23 10:00   作者:李英锋  编辑:左锴   来源:工人日报

  据9月2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,近期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警示,指出一些不法商家频繁设置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消费陷阱,尤其是通过私域直播间进行虚假宣传和销售欺诈。与传统的公域直播不同,私域直播往往通过微信群将老年人引导到特定的直播间,这些直播通常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观看内容。

  近年来,不少老年人对健康、养老、理财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,但对直播侵权套路的了解相对有限,防范意识较弱。私域直播本是商家与用户建立深度联系的渠道,却被一些不法商家利用,借此营造一种“家庭式”亲密氛围,逐步获取老人信任,让其放松警惕。直播中事先设好的消费陷阱,不仅侵犯了老年人的财产权等,也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社会信任。

  私域直播间进入有一定的条件和门槛,且直播内容大都无法回看,这为不法商家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式营销、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提供了便利条件。目前,针对公域平台直播监管较为完善,有相应的内容审核和投诉机制,现有法律法规虽对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等有明确规定,但执法力量往往难以覆盖私域直播,取证和执法面临着技术挑战,监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。

  加强对私域直播的监管势在必行。平台方应加强对私域直播内容的监控,可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异常直播活动,并建立便捷的举报渠道,同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,对涉嫌欺诈的群组和直播间进行调查或封禁;监管部门需创新监管方式,提高对私域直播的监测能力,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惩处力度,还可联合平台、行业协会等进一步完善私域直播的规则和标准,明确监管边界和责任主体,缩小监管盲区。

  此外,家庭、社区、媒体等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,提升老年人的网络素养,如结合典型案例教育引导老年人识破私域直播侵权乱象的套路,提升警惕防范意识;亲友发现老年人遭遇私域直播消费陷阱后,要及时劝止,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。

  私域直播不该成为监管的死角,更不能成为坑老的侵权赛道。多管齐下,用强监管攻破其“隐身术”,才有望逐步填平私域直播消费陷阱,为老年人营造诚信、健康、安全的网络环境。(李英锋)

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"文明江西(wenmjx)"和官方APP"文明江西"。

关于我们 | 网站导航 | 意见建议 |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
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、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| 江西日报社 主办 | 举报电话:0791-86847779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: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-1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6120170003 赣网文[2021]1463-016号
出版许可:新出网证(赣)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:B2-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:3612008001
新闻投稿:news@jxwmw.cn 文明创建投稿:jx-wmb@163.com
  • 客户端
  • 官方微博
  • 官方微信